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

DIY 花紋雞蛋


花紋雞蛋的發明者用的是洋葱染色,我想茶葉也可以吧,復活節可以做做看。


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

教學點滴2011221



  在新華教視覺藝術期間,很多時都有想逃跑的衝動,工作之煩瑣,獨個兒工作的孤獨感,學生之頑皮,令我壓力大到呼吸困難。回想起當初投身教育行列,其實只時一時興起,想不到真的當了視藝老師。由完全不會面對學生,到現在算是帶出一班對藝術有興趣及主動學習的學生,其實真的會有成就感。
  最令人關注的初一仔真的令人想殺死他們,惡劣的上課態度,處處為難及挑釁老師,直至上星期的紙黏土課,突然發現他們原來也有可愛的一面,主任,班主任的協助下,他們竟然全班都買齊了黏土,這個艱辛的貓捉老鼠過程不多說了,難得的是他們的制作過程也相當合作,然而制作成品中依然有很多不文的東西出現,例如排泄物,器具等等,課堂中也少不免打鬥場面,但總的來說,他們算是享受地上了一堂視藝課,有幾個同學還做到不願離開。
  有幾位平日最頑皮的同學問:我叻唔叻呀?我乖唔乖呀?我做得靚唔靚呀?一如既往,我沒有批評他們,或對他們的作品有甚麼負面評價,少少的讚許,已令他們有飄飄然的感覺,其實,再壞的學生,也只不過是個最愛被稱讚的小屁孩。



陳啟文作品


鄧敏芳作品

陳富賢作品


張宏暉作品
劉瑞欣作品


范慧君作品

楊鑫鑫作品

陳曉璇作品
張文軒作品

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

Sun Never Left - 黃昏小叙

  一連兩週末參加的黃昏小叙街頭賣藝活動,百感交集。
  
  感動的是,原來澳門是這麼多對藝術有熱誠的人,無論是表演者或是參視者。澳門沒有人才嗎?我覺得是有的,但是很多都是沒有發揮的幾會,發展的平台,今次望德堂創意產業促進會發起的這次活動,無論如何,也是給澳門創作人的一個很大的鼓勵,每星期見到參與的藝術大朋友或小朋友,他們也是開心,不計較收獲,甚至是表現出一種莫名的興奮。
  
  無奈的是,有幾多澳門人,真的會用心去欣賞,支持,感受藝術,有的甚至是連簡單尊重也沒有,一句句的冷言冷語:”有冇錢搵架?””個個人著成咁係咪有問題?””佢哋唱得好難聽””有人會賣咩?”,甚至有街坊是爆粗,倒水。敢問一句,我們是得罪了你祖宗十八代嗎?要你來用爆口問候?現在有人在免費表演給你們欣賞,你們應該說句多謝吧!沒有文化就是沒有文化,無論你如何去推,只是對牛彈琴,牛皮燈籠-點極都唔明,如果你去到外國,你們見到這種人,你會說:”嘩,好有型。””好有feel呀!”為何,本地的藝術工作者,你們又會以這樣的方式去對待,真可笑,中國人是愛歧視中國人的,外國的月亮真的是特別圓嗎?個人認為,如果真的要推動文化,教育才是最根本,澳門中小學有藝術教育嗎?有藝術史學嗎?如真的要跟國外比較,在國外,一個普通的大學生,可能可以解釋給你聽,甚麼是印象派,畢卡索的畫風分幾多個不同時期,藝術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。在中國,人們只知道,凡高好可憐,死了才出名的,畢卡索是大藝術家,因為他的畫賣得很貴,你們真的會欣賞嗎?你們真的試著去欣賞嗎?請不要把你們的價值觀放在別人身上!

  講多無謂,如果真的支持,就用你的行動來支持吧,請不要歧視我們!!我都識得爆粗的!!來感受一下藝術氣氛,不收錢的!!











 
以推廣澳門本土創作為基準,與人分享為目標,打造聖祿杞街成為具有悠閒風情的藝文地區,邀請本土各界的創作人,(如:音樂,繪畫,手工藝......) 每周六,日於望德堂區進行即席創作及表演,與區內外的市民大衆分享交流。拉闊生活趣味!!

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

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

666 handwork - SHEAKSPARE:OPHELIA

奧菲莉亞是莎劇「哈姆雷特」裡的角色,是文學裡天真、纖弱與瘋狂的少女形象。


她因為心愛的哈姆雷特裝瘋賣傻,冷嘲熱諷而心碎,

父親意外地被哈姆雷特誤殺後,便發起了瘋病。

「哈姆雷特」裡奧菲莉亞最知名的一場戲,就是第四幕第五景裡那場瘋言瘋語的戲。

奧菲莉亞拿著採擷的野花走向國王和她的哥哥 Laertes,

分送給他們這些花…





OPHELIA



There's rosemary, that's for remembrance; pray,



這是迷迭香,代表記憶;求求你,



love, remember: and there is pansies, that's for thoughts.



親愛的,記得我:這是三色堇,代表相思。



(莎士比亞 / 紫蓉 譯)





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

666 handwork - 環保手作小本子












那些年的鼓浪嶼






  貼上幾張雜誌的內頁的照片不是推介甚麼旅遊好去處,只是在整理多年的圖片時找到的幾張N年前幫當時做雜誌編輯的朋友攝影的幾張照片,以及一次二人行的旅程,幾張照片令人想起那些年,那些人,那些事。當時大家畢業後,為一份理想的工作各自努力,最終,朋友找到一份較為合心的工作,可惜最後,此雜誌難逃結業的命運,那位朋友又再次失業了,到她再找到另一份與我們所學的專業全然不同但相對穩定的工作時,剛畢業的她說:”呢份工我死都唔會走架啦!”,我壓根兒覺得有問可惜,從剛畢業起,我們都為前途感到迷途,現在各為其主,專心為自己的事業而努力,當時那些”也都夠膽死”的火,現在已經收細吧,或者在內心慢慢的醞釀中,得待適當的時候再爆發,現實與理想,說起來真的有點老套,現在的年青人,還是談理想嗎?你叫他做東,他說要做西,訓練他們做事,他們問你:”有咩著數先?”,叫他們去畫張圖,他說:”我上網DOWN咪得囉,洗乜畫?”有幾多人再會動手,用心地去完成一件事。當所有事都可以電子化的時候,當所有事都變得輕而易舉的時候,所有人都為趕交功課而做事的時候,所有人都不懂得去堅持的時候,我想問,何時可以靜下來真正”動手”做些慢工出細貨的事?世界變了,變到一個變態的程度,每天看報紙都是一些負面的新聞,我們應該還有很多好人好事的,但為什麼只有負面的東西才值得人們去留意?總有人覺得那些好事是假的,而為甚麼人類會去制造一些負面的假象去影響他人,當越來越多人不敢去再相信愛的時候,這個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可怕,幾多人會靜靜的考慮自己應該怎樣去行自己的路,該怎樣去做一個正常的人。